胡可一:加強研發新船型滿足市場新需求
2013-12-24 16:36:48 來源:中國船舶報 編輯: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
當前,航運公司面臨運行成本上升的壓力,新的航線變化使船東對新船型產生需求,而綠色環保方面的要求又給船型開發提出了新課題,造船界只有緊緊圍繞這幾方面的需求,加強船型開發,才能在船市變化中抓住機遇,求得生存和發展。日前,江南造船(位置 評論 新聞)(集團)有限責任公司總工程師胡可一分析了船市需求的變化,以及船企適應變化、開發新船型的途徑。
市場變化 對船型開發提出更高要求
胡可一將降低運行成本需求稱為航運公司的“傳統”需求。他認為,這對船企造成的壓力主要體現在降低船舶營運燃料成本和維護成本、提高船舶營運效率和波浪中的性能、提高船舶的裝載率、降低單位運輸成本、綠色環保要求引起的成本增加、減少船舶的壓載水(產品庫 求購 供應)量等方面。
胡可一表示,來自運營模式變化的需求和綠色環保方面的要求則是航運界的“新生”需求。其中,運營模式變化帶來的需求包括:極地航線的開通、巴拿馬運河的擴建、亞歐干線集裝箱船(船型 船廠 買賣)的大型化、南美-遠東鐵礦石運輸船舶的大型化、頁巖氣開發使美國從油氣進口國變成了出口國,以及我國加強海上維權帶來公務船(船型 船廠 買賣)的需求增加、中國豪華郵輪母港建設推動豪華郵輪的需求增加等。而來自綠色環保方面的要求則體現在:《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》、國際海事組織(IMO)對航運溫室氣體減排的要求、《國際船舶壓載水及沉積物控制與管理公約》、《國際船舶資源回收公約》、《國際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約》等一系列法規的實施,對造船企業建造節能環保船型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。
開拓創新 用科技滿足市場需求
那么,造船界應該如何滿足上述要求呢?在船型研發領域耕耘20余年、曾獲得首屆中國造船工程學會“船舶設計大師”稱號的胡可一對此有著獨特見解。胡可一分析,低速航行是降低船舶營運燃料成本的有效方式,而低速航運包括船東自愿降速和設計降速兩種方式。其中設計降速,不僅可以降低能耗,還可以提高船舶營運效率和波浪中的性能。
與此同時,為提高裝載率、降低單位運輸成本,船東對船舶的需求朝大型化方向發展趨勢已經十分明顯。船企應加強大型船舶的研發,幫助船東在新的運營模式下降低運營成本。
不可否認的是,綠色環保要求在降低船舶排放的同時,也增加了船東的建造成本。在航運和造船市場雙雙低迷的當下,造船業必須替船東著想,盡可能減少因滿足綠色環保要求給船東帶來的成本增加量。可考慮的技術路徑有多種,比如,最大限度減少永久性壓載水,這不僅可降低推進功率、減少排放,還能降低壓載水處理所需的能耗;標準型的巴拿馬集裝箱船增加5米船寬,即可在滿載狀態下不需要壓載水。
由于破冰船(船型 船廠 買賣)的增加,通過北極航線的船舶也在增加,北極航線的開通催生了新船型需求。胡可一提醒業界,極地船舶設計要考慮海水、低溫、高緯度作業對材料設備的要求,以及結構冰區加強、雙向破冰能力、極地環保要求等。另外,在有破冰船開道的情況下,極地航行船舶的冰級可降低至什么級別,也是船企在研發時應該考慮的問題。巴拿馬運河擴建工程完成后,通過新巴拿馬運河的集裝箱船將從5000TEU提高到13000TEU;中國鐵礦石對外依存度目前仍在60%以上,中國對大型鐵礦石運輸船進入中國港口的解凍在即;美國頁巖氣開發使美國從油氣進口國變成了出口國,使得液化氣船(船型 船廠 買賣)的需求激增,這種需求主要集中在超大型氣體運輸船(VLGC)、大型乙烯船(LEGC)、超大型乙烯船(VEGC)三種船型上;雙燃料和純氣體船也成為綠色環保船型研發領域的熱門。船企應該在這些方面開拓創新。
胡可一提醒造船界,在我國建設海洋強國戰略引領下,加強海上維權所需的海事執法救援船,外貿軍船與軍輔船,遠洋測控船、科學考察船、特種運輸船、極地考察船等需求也會相應增加。其中,執法公務船有其特殊要求,比如結構抗撞擊性強、抗風能力強、有低強度武備等。船企應根據自身條件,找準定位進行研發。
“滿足航運界的新需求是造船人義不容辭的使命,也是我國造船業生存和發展的必然選擇。因此,我們必須高度重視船型研發,切實做好調研和開發工作,發展技術含量高、市場潛力大的綠色環保船舶、專用特種船(船型 船廠 買賣)舶和高技術船舶。用科技滿足需求,用科技引領需求。”胡可一說。